历史沿革

春秋战国时期,属巴国辖地。秦汉时期,为秦、汉巴郡涪陵县辖地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,为蜀汉涪陵属国万宁县、曹魏涪陵属国万宁县、西晋涪陵郡万宁县、成汉国涪陵郡万宁县。晋愍帝建兴元年,属牂柯郡万寿县辖地。唐武德3年属牂州辖地。
  唐乾符3年(876年),置白泥、余庆(今敖溪)两地校尉,称土官司,属牂柯县辖。元至正20年(1360年)升为白泥州、余庆州,为播州军民安抚司辖地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复改为白泥、余庆长官司,为播州宣慰司辖地,隶四川布政使。
  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年),白泥、余庆合置余庆县,隶贵州平越军民府。辖余庆、白泥、合江3里,面积约700平方公里。
  清康熙二十七年(1688年),省裁兴隆军田附近(施秉县大岭、独花、张家院和黄平县一碗水一带)划归余庆,名新归里,县域面积增至850平方公里。清嘉庆三年(1798年)改隶平越直隶州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将黄平县上坪古、燕子窝、上坝、屯上、龙溪场、田坝王、岑黄驿、凉风哨、回龙场、昌家屯、小腮塘、林坪、响水、魁龙等插花地划归余庆,将施秉县金鸡屯、上瓦厂、紫翠屯、抄纸屯、船溪屯、任家屯、大岭、土地塘、阎家屯、莆家湾、六郎屯、大塘铺等地划归余庆,县域面积增至1300平方公里。
  民国24年(1935年),属贵州第七行政督察区。民国26年(1937年),隶贵州第一行政督察区(镇远专区)。民国30年(1941年),贵州省将黄平县第5区太平堡(今构皮滩镇、花山苗族乡)划归余庆,县域面积增至1623平方公里。
  1949年11月12日,余庆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隶镇远专区,1956年改隶遵义地区。1958年撤余庆县,并入湄潭县。1961年恢复余庆县,隶遵义地区。1997年遵义撤地设市,为遵义市辖县至今未变。

主办:余庆县人民政府 承办:余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:余庆县政务服务管理局

地址:余庆县白泥镇府西路48号 邮政编码:564499 电话:0851-24621509

网站标识码:5203290001 建议使用IE8.0以上浏览器 1024*768分辨率 黔ICP备16006871号

贵公网安备 52032902000101号